國務院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旅游業發展規劃》提出,依托特色地理景觀、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,完善綜合服務功能,建設一批溫泉、康養等旅游目的地。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將如何落實《“十四五”旅游業發展規劃》,打響“絕美全南更勝畫”旅游品牌,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康養目的地?近日,全南縣委書記曾平就當地旅游資源特色、發展情況、發展思路等接受了中國旅游報社記者采訪。
記者:全南縣地處贛之南、粵之邊,地理區位優勢顯著。請問,全南將如何發揮自身優勢,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?目前,全南文旅產業的發展優勢有哪些?
曾平:全南作為贛州、江西乃至中部地區最靠近廣州的地方,具有對接粵港澳大灣區、發展現代旅游的先天條件。首先,全南60%的邊界與廣東接壤,沿大廣高速至廣州僅需兩個半小時。隨著高鐵的開通,全南將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、休閑圈。其次,全南90%以上人口是客家人,是典型的客家縣,與珠三角人文相近、習俗相通。目前,全南五分之一的人口在珠三角就業創業、七成以上的企業轉移自粵港澳。因此,不論是產業對接,還是文化交流、人員往來,全南都獨具優勢。
我們把現代旅游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產業來打造,主要是瞄準粵港澳大灣區龐大的旅游消費群體,緊盯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消費需求,打造全域、全景、全時豐富業態,強化全要素、全過程、全方位服務保障,形成城市、景區、鄉村共融共生的“全景全南”,推動從“景點游”到“全域游”、“旺季游”到“全季游”轉變,持續打響“絕美全南更勝畫”旅游品牌,加快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旅游強縣,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康養目的地。
記者:粵港澳大灣區的鄉村旅游資源豐富,對此,全南該如何打造差異化產品,實現特色化發展?
曾平:粵港澳大灣區鄉村旅游起步早、開發早,相比而言,全南擁有旖旎的山水風光、獨特的客瑤風情、原生態的生態資源,與其鄉村旅游差異性較大。我們通過高起點規劃、高標準推進鄉村旅游發展,使全南特有的資源和價值得以進一步彰顯。
此過程中,我們十分注重全域旅游規劃,堅持全域打造,高端建點、精品連線、一體布面,推動景、城、鄉一體化發展。一是突出鼎龍·十里桃江、雅溪古村、天龍山景區、攀巖小鎮等核心景區,持續推進景區景點建設提升。二是精準定位市場,深度開發綠色康養、客瑤文化、生態休閑、運動健康主題精品線路,大力發展春賞花、夏避暑、秋采摘、冬養生等四季旅游產品,打造覆蓋全域、全天、全季的旅游產品體系。三是堅持差異競爭、特色發展,突出發展康養旅游,全面整合旅游資源,打造以綠色景觀、田園風光為依托的“觀養”全南,以富硒、有機農產品為依托的“食養”全南,以康養主題酒店、鄉村民宿為依托的“居養”全南,以溫泉療養、中藥養生為依托的“療養”全南,以攀巖運動、森林徒步、越野登山為主題的“動養”全南,構建“觀養、食養、居養、療養、動養”大康養格局。
記者:人們常說“絕美全南更勝畫”,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游歷全南時曾寫下“四季不凋青春色,人杰地靈出英豪”的千古佳句。請您向大家介紹下全南之美,推薦一些全南的必游之地。
曾平:全南不僅生態好、自然美,而且業態多、品質高,可以有多種選擇、多樣體驗。來全南“打卡”,第一天上午,可以去攀巖小鎮,“打卡”網紅景區,體驗攀巖樂趣;下午,可以去4A級旅游景區雅溪古村,游覽有“小家碧玉”之稱的石圍,欣賞“雅溪唐鑒”、車馬燈,品嘗客家擂茶;晚上,可以夜游桃江,欣賞“一江兩岸”旖旎風光。第二天,可以去天龍山景區體驗武俠文化,喬峰杏子林、語嫣巾坊等場景都會激活人們的武俠夢,還有飛龍索道、3D特效玻璃橋,既驚險又刺激。當然,一定不能錯過的是鼎龍·十里桃江,游客可以坐游船畫舫,暢游青山綠水,親近自然,放飛心靈。在全南,除了玩的,吃的、住的就更多了。游客可以體驗精品酒店民宿,品嘗江西名宴“醉美全南宴”、贛南客家特色菜“瑤鄉油浸肉”等。
記者:下一步,全南將采取哪些措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康養目的地建設?
曾平:一是全力提升拓展旅游產業鏈。完善旅游要素配套,逐步形成地方特色餐飲品牌、優質多元住宿體系、方便快捷旅游交通、互動體驗旅游產品,加快構建“快旅慢游”新格局。同時,做好“城市+旅游”文章,建設一批城市書屋,打造河邊街特色文化街區,開設非遺集市,豐富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,不斷提升游客滿意度。加強旅游商品研發創新和購物平臺建設,出臺系列促進文旅消費政策,持續做旺旅游消費。加強運營管理,引進有品質、有實力的旅游經營集團、專業運營團隊,提升全縣旅游線路、旅游景區、旅游營銷運營水平。加強旅游創意、運營、服務三支人才隊伍建設。抓好“數字旅游”建設,提升智能化旅游服務系統,全面實現“一部手機游全南、一部手機管旅游”。積極引導城市場館等增加VR、AR等數字科技應用,探索打造沉浸式數字體驗。大力倡導誠信經營、文明旅游,全面優化旅游市場環境,做到“人人都是形象大使,處處都是旅游環境”。
二是全力培育塑造旅游品牌。大力推進旅游景區品質提升和品牌創建,支持景區景點創A升A,著力打造一批有競爭力的A級旅游景區。精準開展旅游宣傳營銷,立體推進品牌塑造推廣,綜合運用線上推介、媒體推廣、事件營銷、活動引爆、目標市場推介等多種方式,打響“絕美全南更勝畫”品牌。強化節會宣傳,策劃文旅節會、會議展覽、體育賽事等主題活動,形成“季季有節會,月月有活動”的文旅節會體系。加強區域協作,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旅游合作聯盟,推動線路互通、客源互補、利益共享。搶抓贛深高鐵開通機遇,大力推進“引客入全”,力爭今年游客接待量突破600萬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達到58億元。
轉自:中國旅游報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